7月15日晚
由区文体旅游局主办
成都市实验艺术团演出的
2022蓉欧经典之夜
——大型舞蹈时尚诗画《舞韵天府》
在清泉镇文化广场上演
从古蜀遗韵的金沙遗址
到文脉长存的城厢古城
从含蓄婉约的浣花溪
到行稳致远的青白江
……
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千年时空
感受锦城的纷繁婉转
“不是孔雀舞,那是太阳神鸟!”
舞台上,一群身着粉红色连衣裙的美丽姑娘翩翩起舞,在炫美灯光映衬下,光艳照人。她们时而散开奔跑,时而聚拢造型,将“太阳神鸟”秀丽、灵动、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,令在场的所有观众大呼“好看、过瘾”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、录像,想把这高水平的舞蹈分享给没到现场观看的亲友。
“这个孔雀舞才好看喃,个个都很漂亮,就是穿的裙子怎么不是蓝色的呢?”观众席中,一位嬢嬢一边观看,一边评价。
“妈,你搞错了,这哪是孔雀舞嘛,是太阳神鸟,刚才主持人解说的时候你不认真听,现在来开黄腔。”女儿小声地回怼母亲。
原来,这支舞蹈《太阳神鸟》是根据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改编的,舞者们头上戴的,就是太阳神鸟的造型。
“我们四川的东西就是漂亮!”嬢嬢感慨。
“说唱俑就是古代唱杂耍卖艺的人!”
舞蹈《俳优舞俑》是由几位小伙子表演的。他们头戴小帽,身穿一条浅裆宽松长裤,一副汉代说唱俑的装束。这些“说唱俑”们,一手持槌一手拿鼓,在抑扬顿挫的鼓点中说一阵、唱一阵、敲一阵,说着最地道的成都方言。演员将“说唱俑”们表演得活灵活现、栩栩如生,令现场观众大笑不止。
说唱俑,是古代在街上说唱杂耍卖艺的人。“我听老一辈人说过,古代的成都闹热得很,到处都有说评书唱戏耍把戏的艺术,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。”观众席上,老人边看,边回忆。
“皮灯影儿是中国最古老的视觉艺术!”
舞台上,一群“年画娃娃”正在一位男演员的指挥下机械地舞蹈。
“这些女娃娃咋个了?动作都是一扭一扭的喃。”一位老婆婆没看懂。
“人家演的叫皮影戏,女娃娃是各式各样的皮影,男的是放皮影的艺人。”旁边一位年轻女子应声解释。
“哦,皮灯影儿,我年轻的时候在廖家场赶场的时候看过,那是四川的地方特色,在没有电影、川剧看的时候,看场皮灯影儿也算是过瘾了。”
婆婆口中的“皮灯影儿”叫皮影戏,始于战国,兴于唐宋,盛于清代,是中国最古老的视觉艺术。成都皮影戏游走于街市堂会,舞动于茶馆戏园,更是无声地见证了老成都的烟火气息与市井味。
当晚,还演出了舞蹈《蜀宫乐舞》《国宝熊猫》《百花争妍》,杂技《芙蓉花开》,四川清音《锦绣蓉城》等精彩节目,让清泉镇市民在观赏高水平艺术表演的同时,领略到了天府文化的无穷魅力。
记者:邹世进
文编:丛茹
美编:汪艳梅
编委:陈军德、彭娣